淺談Open Access

開放存取(OA)文獻是數位的、線上的、免費的,且不受大多數版權及授權限制。而網路和作者或版權擁有者的同意使其變為可能。--Peter Suber

開放存取(Open Access)源於二十世紀末的國際性學術風潮,意旨在使人們跨越任何經濟、法律或技術障礙,免費獲取線上學術資源。它的開端緣自於以下問題日益嚴重,進而影響了學術的傳播與利用:

  1. 你寫的Paper不是你的
    學者花費心力產出研究成果,卻在投稿時被迫放棄著作權,文章變成出版社的財產。
  2. 你訂的期刊不是你的
    出版商將文章集結成期刊,高價賣給機構圖書館,且不斷提高費用,圖書館無力負擔。

這些問題終於引發了學術界及圖書館界的反彈,適逢科技快速發展,網路普及化,終而促成Open Access運動。

作者若選擇以OA模式發表論文,研究結果便可免費供人利用。常見OA管道如下:

一、金色OA

  • 完全開放存取:作者支付文章處理費(APC),將文章發表於完全開放存取期刊上供讀者免費取用。在DOAJ(開放存取期刊目錄)網站上可找到全球18000以上完全開放期刊。
  • 混合型:出版社在付費期刊中提供開放存取的投稿選擇,也就是期刊含有二種內容,一部分需訂閱才能使用,另一部分若作者支付APC則開放存取。

二、綠色OA

作者將文章發表於付費期刊,但出版社允許作者可將特定版本(如preprint、post-print)典藏於可公開存取的資料庫中。Sherpa Romeo網站可查到許多出版社對機構典藏及OA的政策。

三、鑽石OA

鑽石OA通常通過圖書館補貼模式、機構或協會來資助。

四、黑色OA

將文章分享在有爭議的網站如Sci-HubLibGen

Open Access增加了文章的能見度,讓研究成果更易於被人發現與使用,卻也伴隨其他問題如掠奪型期刊崛起。作者在投稿時仍須謹慎小心,以免誤入陷阱,勞民又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