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

看到蜂這個字,腦海中立即浮現蜜蜂採花蜜的畫面,以及一首年代久遠的兒歌「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天暖花好不做工,將來哪裏好過冬,嗡嗡嗡,嗡嗡嗡,別學懶惰蟲。」

查了一下維基百科,記載所有的蜂都以花蜜和花粉為食物,並在為蟲媒花授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口器是尖針狀,以便吸取花蜜。有一對觸角,其中雄性蜂的觸角有13節,雌性有12節。有兩對翅膀,後翅較小,腿部多毛可以搜集和承載花粉。腹部末端有一毒刺。各種蜂的生活習性不同,有的是獨居生活的,有的是有各種群居形式,發展最高形式是社會性分工聚居,例如蜜蜂和無刺蜂等。

陸聲山研究員(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在「蜂情萬種—蜂類大不同,原來蜜蜂不是唯一」這篇文章提到種類豐富的蜂家族全世界超過12萬種,我對蜂的刻板板印象就是勤勞採花蜜和螫人,看了陸研究員的文章才知道蜂類的螫針是由產卵管特化而來,只有雌蜂具有螫針會螫人,而雄蜂是沒有螫針的。除了雄蜂沒有螫針,無針蜂也不具備螫針,而台灣本土只有一種無針蜂,體型近似蒼蠅大小,一般人有將其稱呼為蒼蠅蜂(台語)。

這次的主題選書中,有一本「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這本書的前面有蔡明憲先生(台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的專業推薦,提到這本書以豐富的生物學與人文歷史內涵,闡述蜜蜂以及各種蜂類生動有趣且耐人尋味生命故事。

本書內容提到人類飲食裡每三口食物,就有一口得仰賴著蜂,牠們默默無名卻是我們農業系統的核心,傳粉作用對我們的食物有極大的影響,列出一百五十種作物,它們或完全需要靠蜂傳粉以產生果實或種子,或在蜂出現時會有明顯的產量增加,顯示出這些作物對蜂傳粉有絕對需求或從中獲益的情況,想詳細了解蜂和人的密切關係,除了這本書之外,本館還有其它館藏可供參考,簡列如下:

法布爾昆蟲記全集 4, 蜂類的毒液   索書號387.708 257 2002 v.4

當蜜蜂消失的那天  索書號367.363 65 2010

蜜蜂消失後的世界 : 蜜蜂神秘失蹤的全球危機大調查 索書號387.781 495 2010

認識台灣的昆蟲16, 胡蜂科、蜾蠃科(虎頭蜂、馬蜂、蜾蠃) 索書號387.7133 8467 1996 v.16 

阿薩姆殺人蜂 索書號DVD 387.781 5456 2003 

生物實驗室13蜜蜂與花粉 索書號VCD 360.32 6823 2001 v.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