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草坪最常見的八哥科常駐鳥類

在中研院草坪上時常可以看到白尾八哥、黑領椋鳥、家八哥這幾種外來種八哥科鳥類,本土種的冠八哥則偶爾才會出現。

作者:嚴融怡(生圖志工)

問:Hello,Petty,最近在中研院草坪上有時會有一群很吵的深色鳥類跳來跳去,那些鳥的聲音多變,妳知道牠們是誰嗎?

答:Grad,牠們是八哥科的成員,你不知道嗎?

問:我知道牠們常常被人們泛稱為八哥,但是牠們當中應該有不同的種類。妳知道嗎?

答:在中研院草坪當中最常見的深色類型八哥科常駐鳥類是白尾八哥和家八哥,然後你有時候還會看到有一種黑白相間、脖子上有一個黑色領圈並且體型稍大一些的鳥類,那則是黑領椋鳥。

問:嗯,深色類型應該不只兩種。我其實有看到過三種深色八哥,那三種好像有點不一樣,請問這三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嗎?要如何辨別呢?

答:我瞭解了。你應該還有看到本土八哥。我來說明一下。三種深色八哥當中有一種具有偏棕色身體、黑色頭部,眼後有一大片黃色裸皮,虹膜約呈現灰褐色,嘴喙與腳呈現鮮黃色或橘黃色;在飛行時,翼上白斑很醒目,連翼下覆羽也都是白色的,這種是『家八哥』。而另外兩種深色八哥,原則上虹膜都是橘黃色,全身都偏向黑色,而且額部都有羽毛上豎成羽冠狀;在飛行時翼上也都有醒目的白斑;有時候我們會稱為『黑八哥類』。但這兩種當中,有一種是我們臺灣的本土原生種八哥,牠就被稱作『八哥』,也稱為『冠八哥』或是『土八哥』,這種八哥的尾下覆羽黑白相間有點像是斑馬紋,尾羽末端為白色。而且具有偏象牙白的嘴喙。而如果全身顏色比較淡一些、偏灰黑色,頭及羽翼顏色較黑,前額羽簇比較短,然後尾下覆羽到尾羽末端都呈現白色,嘴喙與腳都是橘黃色,那這就是『白尾八哥』。三種中研院可以看到的深色八哥當中,家八哥與白尾八哥都是外來入侵種,同時牠們的尾下覆羽都是白色的,嘴喙也都偏黃;只有本土的冠八哥嘴喙是象牙白,尾下覆羽是斑馬紋。雖然這些八哥有時會混群,然而冠八哥近幾年生存比較受到壓力,也相對比較不常出沒於院區。你如果看到冠八哥出現在草坪,還是滿幸運的。基本上,在中研院院區,黑領椋鳥、白尾八哥以及家八哥已經成為草坪最常見的八哥科常駐鳥類了。而冠八哥雖然是本地住民,但因為數量較少,要看到就得要看運氣了。

問:看樣子,一些院區內最常見的八哥科常駐鳥類反而是外來入侵種,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呢?

答:那些深色八哥常會模仿人類說話,因此在四十多年前白尾八哥與家八哥曾經是很受歡迎且經常從國外引進的寵物鳥,白尾八哥又稱為爪哇八哥原產於爪哇和峇里島,在其原產地實際上已被IUCN 3.1列為易危。而家八哥的原生地範圍則更為遼闊,包括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和斯里蘭卡 ‧‧‧‧‧‧‧‧‧ 一直到中南半島等地。家八哥在世界各地的多個引入環境都具有良好的適應力,並且具備較強的擴散能力。因此在2000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將其列為全球最具入侵物種之一,也是被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種的三種鳥類之一(另外兩種分別為歐洲椋鳥與黑喉紅臀鵯)。隨著臺灣飼養風潮退流行,那些被引入的白尾八哥與家八哥也被一一棄養成為籠中逸鳥,並開始在野外大量繁殖。隨著外來種八哥數量遽增,本土的冠八哥卻變得比較稀有,並於2008年被列入二級保育類動物。然而,在2009至2020年臺灣繁殖鳥大調查資料當中,家八哥數量顯著成長超過五倍,白尾八哥數量成長也同樣超過兩倍以上。外來種八哥相當會運用紅綠燈後面的錏管來進行築巢,下次Grad可以觀察看看。位在研究院路上的紅綠燈就很常有外來種八哥駐足營巢。

問:那妳剛剛提到的黑領椋鳥呢?牠也是外來入侵種吧?

答:是的,八哥科實際上也被稱為椋鳥科。黑領椋鳥的原生區域從華南內陸區域一路往南至中南半島一帶,由於牠們很會唱歌,同樣是在早年引入臺灣作為寵物鳥,野外最早的籠中逸鳥紀錄是在1974年,牠們從1998年開始在野外穩定繁殖,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族群數量攀升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扣除原先就已有自然分布的馬祖、金門地區,在2013-2022年間已擴散至臺灣大部分的北部與西部範圍,而花東和恆春亦有零星分布。2008年臺北曾有單位試圖進行小規模的誘捕移除,但並未成功。

問:我聽說最近有朋友多次參與台北鳥會的賞鳥例行活動,在南港和松山的某些區域還有觀察到另外一種小型紅眼的黑色椋鳥常常會成群待在樹上,牠們也是八哥科的外來入侵種鳥類嗎?

答:對的,你說的那種鳥是亞洲輝椋鳥,也被稱為菲律賓輝椋鳥或輝椋鳥,原產地為東南亞地區,同樣是因為作為寵物被引入到臺灣,然後又成為籠中逸鳥。輝椋鳥的幼鳥背部呈現深灰褐色並且白色腹部上分布相當多的條紋,同時虹膜也沒有那麼紅;但是長大後的成鳥則會轉變為全身黑色帶有綠色光澤,並且有一對血紅的眼睛;過去就曾有飼主覺得牠們長大後的外觀看起來很邪惡,於是就把牠們惡意遺棄。這些寵物遺棄的行為也成為臺灣外來入侵種族群很重要的原始根源。輝椋鳥在最近十年同樣擴散快速,而且因為會密集成群,也足以驅趕並干擾其他體型差不多的樹棲原生鳥類。近幾年,關於外來入侵種八哥所對於農業以及生態上的干擾情形,也是目前科學家所正在探討的。


引用資料與延伸閱讀:

  1. 外來種八哥12年劇增550% 關於本土八哥的4個問答 ─ 公視新聞網
  2. 臺灣外來種鳥類介紹:黑領椋鳥 (2023/02/23版本) ─ 中華鳥會
  3. 外來種八哥侵害農作物 臺東枇杷農苦不堪言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4. 八哥「隻」多少|本土與外來種的棲地競爭 ─ 我們的島
  5. 臺灣外來種鳥類介紹:亞洲輝椋鳥 (2023/02/23版本) ─ 中華鳥會
  6. 亞洲輝椋鳥 ─ ebird

0